西安市第二十一届学术金秋分会场暨第二届“张伯声论坛”:
西北地区找矿突破创新学术交流会
——暨第七届张伯声奖颁奖典礼在长安大学隆重举办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助力推进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增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服务国家和西部高质量发展,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响应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本届“学术金秋”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新质生产力。也为了进一步打造系列化、品牌化“学术金秋”、“张伯声论坛”等会议,11月23日,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长安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自然资源学会等联合主办的西安市第二十一届学术金秋分会场暨第二届“张伯声论坛”:西北地区找矿突破创新学术交流会,在长安大学南校区东院伯声报告厅隆重举行,同时,也举办了第七届张伯声奖(科技奖和特别贡献奖)颁奖典礼及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合作共建启动仪式。
大会由长安大学副校长范文教授主持。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杨玉芹,长安大学党委书记陈志坚,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张国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汤中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科技大学教授王双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建星,中心副主任王洪亮、尹立河,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原主任王涛,陕西省政府参事、省自然资源学会会长洪增林,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副院长张晓团,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李世金,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王秉璋,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瑞廷,深圳校友会会长梁仕荪,云南校友会执行会长杨贵良,西北大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池阳教授等出席活动。

大会开幕式
长安大学副校长、地壳浪状镶嵌构造研究会理事长朱杰君致辞,对第二届张伯声论坛颁奖会和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合作共建启动会召开表示祝贺,希望广大师生和地学科技工作者,传承弘扬张伯声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继续以张伯声先生为榜样,勇攀科技高峰。

长安大学副校长朱杰君致辞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建星对此次西安市科协“学术金秋”活动表示祝贺,指出张伯声先生以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人格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积极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与长安大学签订《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管理办法和共建协议,期望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建星致辞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研究会副理事长、深圳塔斯钻石有限公司董事长、长安大学深圳校友会会长梁仕荪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学习张伯声先生为国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勉励年轻工作者虚心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做出青年一代的新贡献。

研究会副理事长、深圳塔斯钻石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仕荪讲话
地壳浪状镶嵌构造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长安大学教授杨兴科作了题为“张伯声科学精神:传承·弘扬·创新·提升·发展”的报告,明确指出张伯声精神是:科技报国潜心钻研为国奉献。希望广大地质工作者传承并大力弘扬张伯声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以创新方式,提升发展,为地球科学发展和找矿突破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长安大学杨兴科教授作报告
会上,张国伟院士、汤中立院士、王双明院士、李建星主任、杨玉芹副主席等为张伯声奖(科技奖)获得者王秉璋、李世金、李玉宏、高永宝、王瑞廷、黄雷、杨高学颁奖。长安大学党委书记陈志坚、汤中立院士为张伯声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张国伟院士、王双明院士颁奖。荣获张伯声奖(特别贡献奖)的张国伟院士分享了和张伯声先生一起学习、工作的经历,明确指出我们要学习自然、传承张伯声精神并发扬光大,并寄语后辈坚持不懈努力,殷切期望年轻一代在超越板块构造理论,完善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做出应有贡献。获奖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主任高永宝研究员提出以张伯声先生为榜样、以张伯声精神为引领,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努力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张国伟院士(左二)、汤中立院士(右三)、王双明院士(右一)与张伯声奖(科技奖)获得者王秉璋(左一)、李世金(左三)、李玉宏(右二)合影留念

长安大学党委书记陈志坚(右一)、市科协副主席杨玉芹(左三)、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建星(右三)、深圳校友会会长梁仕荪董事长(左一)与张伯声奖(科技奖)获得者高永宝(左二)、王瑞廷(左四)、黄雷(左五)、杨高学(右二)合影留念

陈志坚书记(左一)、汤中立院士(右二)为张伯声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张国伟院士(左二)、王双明院士(右一)颁奖合影留念

张伯声奖(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张国伟院士讲话

张伯声奖(科技奖)获奖代表高永宝研究员发表获奖感言
为扎实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增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继承和弘扬张伯声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充分调动西北地区地勘单位和广大地质勘查及找矿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一批在地质找矿方向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突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西北地区地质找矿新突破,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与长安大学(教育基金会张伯声基金委员会)联合签订了《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管理办法和共建协议,在张伯声奖项中增设“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以表彰对西北地区及邻区新一轮找矿突破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优秀地质工作者。

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合作共建协议签订
(左起:梁仕荪、陈志坚、朱杰君、王洪亮、李建星、杨兴科)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尹立河宣讲张伯声奖(找矿突破奖)管理办法和下一步工作部署
在西北地区找矿突破创新学术交流会上,王双明院士、王涛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富油煤的主要特点与绿色低碳开发”,“创新填图范式,助力找矿突破”大会特邀主旨报告。

王双明院士作报告
下午学术报告由地壳浪状镶嵌构造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长安大学教授杨兴科主持,共有7位张伯声奖(科技奖)获奖者王秉璋、李世金、李玉宏、高永宝、王瑞廷、黄雷、杨高学分别作了题为“柴达木盆地周缘早古生代碰撞带找矿进展与认识”,“青海重要大型矿床发现及有色地勘局战略性矿产找矿新进展”,“氦气成藏理论与调查评价进展”, “昆仑-阿尔金成矿带锰锂萤石等战略性矿产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南秦岭主要金铅锌矿床找矿模型与勘查进展”,“走滑断裂解析及控盆控藏效应”,“西准噶尔蛇绿岩与铬铁矿找矿实践”的大会学术交流报告。学术报告内容详实,成果突出。

王涛研究员作报告

参会主要嘉宾、院士、领导与获奖者在张伯声塑像前合影留念
来自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延安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地质矿产调查中心、陕西省地矿集团有限公司、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有色七一二总队、七一三总队有限公司、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青海泽荣矿业公司,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科学研究院、宣传部、社会合作处、教育基金会、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及西安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研究会、张伯声基金委员会等单位的200多位嘉宾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按照本次学术金秋活动主题和分会场预期,本次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学术金秋分会场学术交流活动取得了突出而丰硕的学术交流成果。广大参会者认为圆满成功。
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
西安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研究会
202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