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伯声精神

张伯声先生伟大的科学成就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中在地学有五大贡献。

一、他响应国家重大需求,在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率先创办石油地质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成为中国石油地质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这是张伯声先生一生对国家教育最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亟需一批石油地质人才,面对这项要求急、困难大的艰巨任务,他急国家之所急,作为西大地质学系主任,他1949年开始筹办,于1950年开办中国第一个石油地质班,并于1952年毅然代表西北大学踊跃承担接受了为国家培养三届石油地质班的任务。为了培养好这批石油地质学生,他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编写讲义,亲自讲课,指导实习,终于培养出一批批合格的石油地质技术人才,为开发我国石油,摘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他培养的近三千名学生中,许多人成为我国石油、煤炭、冶金、工程、地震、地质以及教育战线上的专家、学者、教授和院士,有的还担任着省、部级及高等院校、研究所等主要领导职务。可以这样说,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石油地质人基本上全是从西北大学走出来的。因此,张伯声先生被誉为“中华石油地质英才之父”,西北大学也因此被誉为“中华石油地质黄埔军校”。1980年为了开发大西北,加强西北地质矿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78岁高龄的他,不顾病体,带领他的教学研究团队,响应国家号召,支援由西安地质学校升级为本科的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次年,西安地质学院以他领导的构造地质学科获批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单位,进入了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西北和全国名声大噪。

张伯声在简陋的教室中给学生讲课(张廷安提供) 1986年秋张伯声为学生们写寄语(郭涛提供)

二、在中国地学研究方面为国家做出了五大重要贡献

1.建立“嵩阳运动”和确立“汉南地块”

在前寒武纪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科研成果,最突出的是建立了“嵩阳运动”和确立“汉南地块”,对研究秦岭构造带起到了重大作用。“汉南地块”被前人误定为中生代花岗岩基,他经艰难细致的野外实地考察确认此岩基实际上是前震旦纪地块,纠正了前人的谬误,为研究陕南地质构造指出了正确方向。他在嵩山建立的“嵩阳运动”,指太古代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距今25-23亿年,是太古代和元古代的分界,具有重要大地构造学意义,至今为地学界所沿用,并被纳入《地质辞典》(一)。

长期以来,地质界一直对中条山前寒武纪地质问题争论不休。20世纪50年代末,张伯声受山西省地质界的邀请,奔赴中条山。他通过一年多细致认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缜密的分析研究工作,完成了“中条山的前寒武系及其大地构造发展”的研究成果,有说服力地指明了争论各方的症结,较圆满地结束了中条山前寒武纪地质上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议,使人们对中条山前寒武纪构造发展的认识深化了一大步。

1965年张伯声在商县野外给学生讲课(张廷安提供) 建立嵩阳运动处的碑文简介(李侠摄)

2.发现秦岭太白第四纪冰川和黄河演化与黄土成因的“黄土线”

在第四纪地质和新构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二十世纪60年代初,受地质部李四光部长的委托,他到秦岭进行第四纪冰川调研,东从河南熊耳山经陕西华山、太白山西至甘肃麦积山,翻山越岭,在几十天里行程达1600千米。他在实地考察中,首次发现太白山第四纪末冰川的存在,以铁的事实驳斥了西方学者否认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谬论。

新中国成立前后,他曾三次考察黄河,提出黄河形成演化与相关黄土成因、“黄土线”、“黄土水积说”及婴年黄河形成发育等新观点,为国家治理黄河提供科学依据,亦为黄土及新构造等问题的地质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太白山大爷海冰斗湖景色(据网络)1946年黄河考察团(张伯声左6)在花园口出发前合影

(张廷安提供)

3.发现了河南巩县铝士矿床和平顶山大型煤矿田

抗日救亡时期,他带领学生在陕南首开产学研之风,对陕南多处矿产资源进行实地考察。他编写了凤县、城固等矿产勘查报告和地方志,首次把地质矿产内容写入地方志中,开了“地质矿产入志”的先河。尤其是他在地质勘查中发现和开发的安康和陕南沙金,给政府提供了充足的战时急需资源和经济支持,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建国初期,他应河南省人民政府之邀,在豫西进行两个多月的野外地质考察,跑遍了豫西的山山水水,凭着他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野外工作能力,发现了河南巩县铝士矿床和平顶山大型煤矿田。后来国家依此建成了郑州铝业公司(即现今中国铝业公司)和河南平顶山超大型煤田。巩县铝士矿床的发现,为中国炼铝冶金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河南平顶山煤矿田的发现和后来建成我国华北南部的超大型煤炭矿业基地,为解决国家“北煤南运”起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张伯声(前排中)带学生野外实习(张廷安提供) 平顶山煤矿一角 (据网络)

4.根据地震周期性发生和波浪式迁移,研究预测了1976年陕西无强震的科学结论,科普宣传,安定民心,科研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广受赞誉

在地震地质研究方面的创新贡献。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大陆地壳活动加剧,地震频繁,特别是1976年7月河北唐山大地震和8月四川松潘大地震,均引起国内民众极大的恐慌。陕西民众西安大街小巷搭滿了防震棚。为了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张伯声先生日夜苦干,分析了大量的历史地震资料,研究发现陕西关中地区发生7~8级大地震的周期约为3000年,发生6级左右强震的周期是700年左右。因此,他根据强震周期性发生和波浪式迁移,提出陕西近期不会发生强震的看法。他坚信这一科研结论,并以身作则,不住防震棚,还作了多场地震科普知识报告,宣讲西安近期无强震的情况,为安定民心,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陕西果然没有发生强震。该创新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地震地质界的广泛赞誉和广大民众的“美谈”。

华北地震迁移方向图(张伯声﹒1976)空地上撑满防震帐篷(李侠摄)

5.创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列为中国五大构造地质学派之一

他对地球科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创立了“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这是他一生最主要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这一学说创立后,被广泛地运用到地质、矿产、水资源、能源、石油和地震等多个领域,指导生产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因此,该理论被我国地学界公认为与李四光“地质力学”、黄汲清“多旋回构造说”、张文佑“断块构造说”、陈国达“地洼说”同为中国五大构造地质学派。并被纳入《地质辞典》(一)。

《中国波浪状镶嵌构造图》﹙1﹕5000000﹚张伯声主编.1995,北京:地质出版社

前排从左至右依次为: 王鸿祯、陈国达(地洼说)、黄汲清(多旋迴说)、李四光(地质力学说)、张伯声(波浪状镶嵌构造说)、张文佑(断块构造说);后排左一为马杏垣。(1965年在第一届全国构造会议合影)

三、对地质哲学的贡献创新了波浪运动观、系统观、历史-因果观

在“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这个理论体系中,蕴含着深广的哲学科学思想。他认为哲学始终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和制高点,一切科学研究必须站在这个制高点上,审视一切。要重视《易经》的学习和研究,它是诸经之首,是一部高深的哲学,充满辩证法。天地人是地球上和谐的统一体,必须用统一论进行解析研究,其主题思想总体上概括为波浪运动观、系统观、历史-因果观等三个方面。其中波浪运动观明确提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方式是波浪状的这一哲学科学定律。

张伯声在科学研究中坚持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科学思想,秉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唯物科学史观。

1994年他去世后,子女们遵照他的遗嘱,不筑墓地,不留骨灰,把他的骨灰撒在巍峨的秦岭群山中。正如《雪浴昆仑》的主题曲《祖国不会忘记》中所唱:“…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在通往宇宙的征途上,那无私拼搏的就是我;在共和国的星河里,那永远闪光的就是我。…”张伯声这个闪光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永远激励着地学后人们自强不息、努力前行、为国奉献、创新发展。

1994年6月23日上午,子女们遵照张伯声遗嘱,把先生的骨灰撒在秦岭群山中(李侠摄)

2000年7月4日举行张伯声雕像揭幕仪式(李侠提供) 张伯声雕像永远屹立在校园中央(李侠提供)